斯泰克學堂 第7期:EP和USP中的共聚維酮
共聚維酮(Copovidone)收錄于EP和USP中,目前《中國藥典》2015版還沒有收錄該品種。據(jù)悉下一版《中國藥典》將收錄這一品種。共聚維酮作為粘合劑和成膜劑在藥品中有廣泛應用,與聚維酮相比,由于其加入了疏水性的醋酸乙烯酯片段,使其具有更好的塑形和更低的吸濕性。EP和USP的藥典標準對比如下:
指標 |
EP 9.0 |
USP40-NF35 |
含氮量,% |
7.0~8.0 |
7.0~8.0 |
醋酸乙烯酯,% |
35.3~42.0 |
35.3~41.4 |
K值 |
標示的90.0%~110.0% |
標示的90.0%~110.0% |
醛,ppm |
≤500 |
≤500 |
過氧化物,ppm |
≤400 |
≤400 |
肼,ppm |
≤1 |
≤1 |
單體(NVP),ppm |
≤1000 |
≤10 |
單體(VAc),ppm |
—— |
≤10 |
2-Py,% |
≤0.5 |
≤0.5 |
干燥失重,% |
≤5.0 |
≤5.0 |
熾灼殘渣,% |
≤0.1 |
≤0.1 |
重金屬,ppm |
≤20 |
≤20 |
另外,與聚維酮K30一樣,EP中有對交聯(lián)聚維酮功能性指標的表述,如下:
其中,作為粘合劑使用時其粘度、粒徑分布、堆密度和振實密度為其功能性指標;作為包衣成膜劑使用時其粘度為其功能性指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