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泰克學(xué)堂 第2期:《中國藥典》中的交聯(lián)聚維酮
本品為N-乙烯-2-吡咯烷酮合成交聯(lián)的不溶于水的均聚物。分子式為(C6H9NO)n,其中n代表1-乙烯基-2-吡咯烷酮鏈節(jié)的平均數(shù)。按無水物計算,含氮(N)應(yīng)為11.0%?12.8%。
【性狀】
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粉末;幾乎無臭;有引濕性。
本品在水、乙醇、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。
【鑒別】
(1)取本品1 g,加水10 ml振搖使分散成混懸液,加碘試液0.1 ml,振搖30秒,加淀粉指示液1 ml,振搖,應(yīng)無藍(lán)色產(chǎn)生。
(2)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(yīng)與對照品的圖譜一致(通則0402)。
【檢查】
酸堿度
取本品1.0 g,加水100 ml攪拌使成均勻混懸液,依法測定(通則0631),pH值應(yīng)為5.0?8.0。
水中可溶物
取本品25.0 g,置燒杯中,加水200 ml,攪拌1小時,用水定量轉(zhuǎn)移至250 ml量瓶中,并加水稀釋至刻度,搖勻,靜置(一般不超過24小時),取上層溶液,離心30分鐘(每分鐘3500轉(zhuǎn)),取上清液經(jīng)0.45 μm濾膜濾過,精密量取續(xù)濾液50 ml,置已在105°C干燥3小時并稱重的燒杯中,蒸發(fā)至干,在105°C干燥3小時,遺留殘渣不得過50 mg(1.0%)。
N-乙烯-2-吡咯烷酮
取本品約1.25 g,精密稱定,精密加水50 ml,振搖使分散,密塞,振蕩1小時,靜置后,取上清液濾過,續(xù)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;另取N-乙烯-2-吡咯烷酮對照品適量,精密稱定,用流動相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 ml約含0.25 μg的溶液,作為對照品溶液。另取 N-乙烯-2-吡咯烷酮對照品和乙酸乙烯酯適量,加甲醇溶解并制成每1 ml中含N-乙烯-2-吡咯烷酮1 μg與乙酸乙烯酯50 μg的溶液,作為系統(tǒng)適用性試驗溶液。照高效液相色譜法(通則0512)測定,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,以乙腈-水(8:92)為流動相,檢測波長為235 nm。取系統(tǒng)適用性試驗溶液20 μl,注入液相色譜儀,記錄色譜圖,N-乙烯-2-吡咯烷酮峰與乙酸乙烯酯峰的分離度應(yīng)符合規(guī)定。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各20 μl,注入液相色譜儀,記錄色譜圖,按外標(biāo)法以峰面積計算,不得過0.001%。
過氧化物
在20?25°C下操作。取本品2.0 g,加水50 ml使成混懸液,均分成兩份,其中一份加三氯化鈦硫酸溶液(量取15%三氯化鈦溶液20 ml,在冰浴下與硫酸13 ml小心混合均勻,加適量濃過氧化氫溶液至出現(xiàn)黃色,加熱至冒白煙,放冷,反復(fù)用水稀釋并蒸發(fā)至溶液近無色,加水得無色溶液,并加水至100 ml,濾過)2.0 ml,搖勻,放置30分鐘,作為供試品溶液;另一份加13 %(V/V)硫酸溶液2.0 ml,搖勻,放置30分鐘,作為空白溶液,照紫外-可見分光光度法(通則0401),在405 nm的波長處測定吸光度,不得過0.35(相當(dāng)于0.04%的H2O2)。
水分
取本品,照水分測定法(通則0832)測定,含水分不得過5.0%。
熾灼殘渣
取本品2.0 g,依法檢查(通則0841),遺留殘渣不得過0.1%。
重金屬
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,依法檢査(通則0821第二法),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十。
砷鹽
取本品1.0 g,置凱氏燒瓶中,加硫酸5 ml,小火加熱至完全炭化后(必要時可添加硫酸,總量不超過10 ml),緩緩滴加濃過氧化氫溶液,待反應(yīng)停止,繼續(xù)加熱,并滴加濃過氧化氫溶液至溶液無色,放冷,加水10 ml,蒸發(fā)除盡過氧化氫,加鹽酸5 ml與水適量,依法檢查(通則0822),應(yīng)符合規(guī)定(不得過0.0002%)。
【含量測定】
取本品約0.2 g,精密稱定,照氮測定法(通則0704第二法)測定,計算,即得。
【類別】
藥用輔料,崩解劑和填充劑等。
【貯藏】
避光,密封,在陰暗處保存。
總結(jié):
指標(biāo) |
中國藥典2015版 |
pH |
5.0~8.0 |
水中可溶物,% |
≤1.0 |
NVP,ppm |
≤10 |
過氧化物,ppm |
≤400 |
水分,% |
≤5.0 |
熾灼殘渣,% |
≤0.1 |
重金屬,ppm |
≤10 |
砷鹽,ppm |
≤2 |
含氮量,% |
11.0~12.8 |